連日來,華僑大學美術學院“紅色美麗鄉村”朱口鎮墻繪服務隊前往泰寧縣朱口鎮,開展暑期社會實踐。 此次墻繪的墻面為長條形墻體,長100多米、高3米左右,總計400多平方米,一方面針對朱口鎮當地的一些特色建筑、民俗展開創作,另一方面針對校園主題教育文化展開創作。 服務隊成員根據當地的特色民俗,以梅林戲、劃旱船、婚嫁、龍燈、青云塔等為創作元素,將朱口鎮的特色建筑、民俗融合創作,運用墻繪作為藝術載體,最大化發揮自身優勢,用自身行動美化鄉村環境、助力鄉村振興。 "這些鄉村墻繪,不僅扮靚了鄉村,還提高了我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品味。感謝華僑大學美術學院的同學為我們的家鄉做出貢獻!”看著墻繪,朱口村村民由衷地說。 實踐活動的隊員劉曉宇:在實踐過程中,我感受到了三明的風土人情,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。我們載著彼此的夢,踏上繪畫征程,將小我融入大我,墻繪的成果離不開隊員們堅定的決心與頑強的毅力。希望在未來,我能夠繼續為鄉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,也希望能與同伴們一起成長,用綿薄之力支起新枝,更好的傳承傳統文化。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,服務隊成員們獲得的不僅是知識和能力的提升,更是對社會發展現狀的深入了解。在繪畫知識落到實處的同時,也為鄉村的振興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,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的顯著提升。 |